所谓余热余能:即为了满足工艺过程、生产某种产品,或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需求,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除了为满足这种需求理论上所需消耗的能源以外的、认为无用的、剩余的热与能即为相关过程和需求的余热余能。余热余能是相关过程和需求之中被认为无用的热与能,并非全部都不可被再利用,实际上通过一定的方式仍然可以有效地利用这部分热与能。这也是我们讨论、关心这部分能量的目的之一。另外,从能源科技的发展而言,能的合理利用与不断提高的余热余能利用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汽提法是用蒸汽将废水中的游离氨转变为氨气逸出,处理机理与吹脱法一样是一个传质过程,即在高pH值时,使废水与气体密切接触,从而降低废水中氨浓度的过程。传质过程的推动力是气体中氨的分压与废水中氨的浓度相当的平衡分压之间的差。吹脱和汽提法处理废水后所逸出的氨气可进行回收:用硫酸吸收作为肥料使用;冷凝为1%的氨溶液。延长气水间的接触时间及接触紧密程度可提高氨氮的处理效率,用填料塔可以满足此要求。塔的填料或充填物可以通过增加浸润表面积和在整个塔内形成小水滴或生成薄膜来增加气水间的接触时间汽提法适用于处理连续排放的高浓度氨氮废水,操作条件与吹脱法类似,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7%以上。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善畜禽粪便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鸡粪中含砂量较高,特别是种鸡粪,饲料中砂砾与贝壳的添加量就有8%,经过消化道带入粪便中。且鸡粪中含有较多的鸡毛,特别是换羽期。九五以来,我国对粪便污水的处理工艺和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对粪便污水处理进行了各方面的试验和实践,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逐渐形成了以生化为主、生化与物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生化法中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和好氧相结合法、水解酸化与好氧相结合等各种工艺。王云波等〔7〕采用臭氧-生物沸石的除污染组合工艺处理湘江水,生物膜成熟后在投加臭氧质量浓度为2.2mg/L,水力负荷为2.3m3/(m2h)时,工艺对CODM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53.6%和86.1%。陆洪宇等〔8〕针对微污染高浊度水源水的水质特点,采用接触氧化/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组合工艺对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3%和23.4%。王利平等〔9〕将TiO2负载于聚丙烯(PP)填料而制成TiO2/PP复合填料,将其用于光催化氧化预处理微污染湖泊水,对CODMn、UV25NH3-N、TP和叶绿素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8.77%、16.44%、11.94%、2.27%、3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