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以为碳源的投加量公式为C=2.47N+1.53N+.87D(其中N为盐氮浓度,N为亚盐氮浓度,D为溶解氧),这里面去除1mgNO3-N就需要2.47mg,为何区别甚大?:nswer:zcmzcm:的B:C=.78:1,反硝化需要的是BOD;要反硝化1g盐(以N计)需要2.47g,需要BOD=2.47*.78=1.93g,其中的碳是BOD。121221:你的计算未考虑同化作用。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今天,塑料能否被替代升级?一种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聚乳酸(PL:)的广泛使用,不仅可缓解石油危机带来的资源依赖,也将根治白色污染。同济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专家任杰呼吁,我国应促进聚乳酸行业快速发展。聚乳酸是一种热塑性脂肪族聚酯,生产聚乳酸所需的乳酸和丙交酯可以通过可再生资源发酵、脱水、纯化后得到,所得的聚乳酸一般具有良好的机械和加工性能,而聚乳酸产品废弃后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快速降解,聚乳酸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的绿色塑料。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光伏电站的巨大优势,同时,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补贴办法的出台,使国内光伏市场开始启动,各发电企业开始大规模建设规划光伏并网电站项目。根据专家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今后的世界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伴随着部分常规能源的枯竭,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为21世纪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到21世纪末期,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以上,其中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以上。该处理系统出水中磷浓度科达到1mg/L以下,氨氮也可达到8mg/L以下。该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进入沉淀次得混合液通常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以防止沉淀池中反消化和污泥厌氧释磷,但这会导致回流污泥和回流混合液中存在一定的溶解氧回流污泥存在的盐对厌氧释磷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系统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仅有的一部分污泥是经历了完整的厌氧和好氧的过程,影响了污泥的充分吸磷。系统污泥泥龄因为兼顾硝化菌的生长而不可能太短,导致除磷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2改良Bardenpho工艺Barnard公益在缺氧池之前增设了一个厌氧池,保证了磷的释放,从而保证了聚磷菌好氧条件下有更强的吸收磷的功能,提高了除磷效率。该工艺进水和回流污泥在厌氧池混合接触,从而促进发酵作用和磷释放的进行。该工艺的缺点是污泥回流携带的盐回到厌氧池会对除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且受水质影响较大,对于不同的污水除磷效果不稳定。该工艺的意义在于首次把生物脱氮和除磷2种功能结合于1个系统,由此开创了生物同时脱氮除磷工艺研究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