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潜在类污染源分布广,数量大,对其尚不能监测和监管。我国目前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年焚烧量为17万吨,虽然焚烧量有所提高,但由于缺乏尾气控制的焚烧厂关闭,向大气排放的类物质总量反而降低。估算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年排放类量小于544克毒性当量,其中向大气排放量小于68克毒性当量,占总大气排放量小于1.4%。在上世纪8年代,西方一些国家曾因垃圾焚烧产生类污染而动摇过对垃圾焚烧工艺的信心,瑞典曾在1985年下令暂缓新建垃圾焚烧炉,之后开展了调查研究,1986年规定新建垃圾焚烧炉烟气中类的排放限量为.1纳克毒性当量/立方米,并于当年解除了禁令。有时为防止污泥的流失和提高沉淀效率,可以使污泥在曝气池中直接静止沉淀,或在曝气池进水或出水中投加少量絮凝剂。进水有机负荷偏低。进水负荷偏低造成活性污泥繁殖增长所需的有机物相对不足,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只能处于维持状态,接至有可能进入自身氧化阶段使活性污泥量减少。对策是设法提高进水量,或减少风机运转台数或降低表曝机转速,或减少曝气池运转间数缩短污水停留时间。曝气充氧量过大。曝气充氧量过大会使活性污泥化,污泥总量不增加。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和再生水利用水质标准均对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氮磷含量有严格要求。但目前,由于地下水渗入或者雨污混接等原因,不少污水厂的进水中有机物浓度偏低,因此可能需要添加化学物质以保证脱氮除磷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的反硝化需要易生物降解的碳源,生物除磷需要短链挥发性脂肪酸,在一些天然水质较软的地区,需要补充碱度以维持整个曝气池硝化过程所需的pH条件;另外,如果使用化学除磷,无论是作为生物除磷过程的补充还是作为主要的除磷手段,都需要添加金属盐和聚合物。目前水处理设备项目上,采用膜法处理工艺不少,但在使用过程中对于膜法处理仍存在不少误解,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误解一:膜法水处理设备是高难操作系统事实上,膜法水处理系统操作高度自动化,启停、加药和在线冲洗等操作均可由PLC系统程控执行,可以做到无人值守,仅需人工定时巡检配药、周期性维护清洗,基本不需要额外增加操作员工。误解二:膜娇贵易损坏些公司由于经验不足,设计施工的膜系统出现膜断丝、膜片报废等问题,使用者误以为膜产品难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