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转盘曝气,沟有效水深4.5m,老式的pasveer氧化沟,SV3只有23%,镜检微生物基本没有,活性菌胶团也基本没有。二沉:周进周出,直径36m,4座,有短流跑泥现象,我想是由于污泥浓度低,絮凝性差的原因。请问有什么好的办法(投资少,见效快),短期内能解决出水SS超标问题?回答:降低DO看看在低负荷情况下,需要降低曝气来提高活性污泥的性能。问题214:最近我们系统一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差不多1天前,系统停止进水了一端时间,可能是曝气量没控制好,第二天就出现了SVI和SV同时大幅度下降,目前SVI只有SV在15左右(正常时SV在6)上清液混浊,前几天镜检观察下来微生物优势种为下毛目、腹毛类鼬虫和变形虫属,还有一些楯纤虫、鳞壳虫(只是壳),前段时间SVI骤降的时候还发现较多的丝状菌?有时候会有一些钟虫和累枝虫,轮虫很少,有一些中间性活性污泥微生物。近来出台的灵活性改造政策,鼓励煤电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增加调峰能力,但这样上两轮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的投资就得不到很好地发挥,所以,建议鼓励和实施煤电企业不同的角色分工政策,让能耗低、排放绩效好的大机组优先承担部分基荷,通过提供电量获取收益。还没有实施超低排放的机组或效率低的机组优先承担调峰角色,实施灵活性改造,通过调峰等辅助服务市场获得收益。第四,优化煤电机组的设计路线。按照目前的电量平衡情况,十四五规划中暂时还不能放弃煤电机组的新建。被污染树脂的外观为深棕色,严重时可以变为黑色。一般情况下,每1g树脂中的含铁量超过15mg时,就应进行处理。铁的存在会加速阴树脂的降解。阳树脂使用中,原水带入的铁离子,大部分以Fe2+存在,它们被树脂吸收以后,部分被氧化为Fe3+,再生时不能完全被H+交换出来,因而滞留于树脂中造成铁的污染。使用铁盐作为混凝剂时,部分矾花带入阳床,过滤作用使之积聚在树脂层表面,再生时,酸液溶解了矾花,使之成为Fe3+,部分被阳树脂所吸收,造成铁的污染。2:2/O2工艺系统该企业采用:2/O2工艺处理综合废水,设计规模为15m3/d,工艺流程见。该工艺是在现有倒置:2/O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微氧池中DO浓度、pH值,并增加微氧池至厌氧池的混合液回流来使短程硝化反硝化成为系统脱氮的主要途径之一,实现低碳氮比氮肥生产废水低耗脱氮。废水首先进入缺氧池,与回流污泥及来自好氧池的回流液混合进行反硝化脱氮。然后进入厌氧池,在此与来自微氧池的回流液混合进行短程反硝化;厌氧池中安装填料,为厌氧氨氧化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可能性。土壤微生物组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分解者,具有多重生态与环境功能。首先微生物是土壤-植物系统中生源要素迁移转化的引擎,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与积累,氮素转化(包括生物固氮)等过程无不与微生物的活动密切相关。这也是传统土壤微生物学研究的重点,这些研究主要围绕元素转化速率、养分利用率、与相关土壤酶活性及功能基因的关系等进行。事实上,土壤微生物组决定了氮素转化及其有效性,如生物固氮、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酶活性及其与相关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关系等,在提高氮素利用率和减少氮肥施用的负面环境效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